健康問與答

健康問與答

* 聲明:所有衛教資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無法提供任何醫療行為和取代醫師當面診斷,若有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請您盡速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我已受膝痛之苦多年,醫師的診斷是「退化」性關節炎,還不到要換關節的程度,建議我補充養分(吃葡萄糖胺),也可注射玻尿酸,若無效,還可考慮注射血小板濃縮製劑(PRP),這是正確的治療原則嗎?
你的描述正是目前全世界接受正統訓練的醫師對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標準建議。不過,如果能透徹了解本書所闡述的新觀念,清楚「內側摩擦症候群」與「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因果關係,應該就知道並非如此了:如果不先以「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去除病因,這些緩解症狀的治療方法只是治標非治本,花錢事小,若因此掩飾了病情而忽略該有的保健措施,導致軟骨加速破壞,錯失了治療契機,得不償失。若以本書所提出的「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角度來看,目前的這種主流觀念就有延誤病情之嫌了。事實上,眾多在本中心接受「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後回復正常生活的病患,回想過去數年的輾轉求醫過程,都有這種「被延誤病情」的深刻感受。

「內側摩擦症候群」?這是新的名詞嗎?與膝關節「退化」有何關係?
是的,這是根據我們十幾年來針對慢性膝痛的臨床觀察及相關研究歸納出來的新病症,可以解釋大部分「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臨床症狀。如果能夠藉由本書的闡述徹底了解它,就能有效的預防或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我們提出的這個新名詞,雖然已有相關論文發表,在骨科的專業領域,仍未被廣泛認知,假以時日,它將會逐漸改變醫界對中老年人慢性膝痛的看法。簡單的說,「內側摩擦症候群」是幾乎人人的膝關節內都有的「內側皺襞」這個先天構造與關節軟骨相互重複摩擦(或是單次受傷),導致發炎而引起的一組臨床症狀。由於它的存在,終其一生會影響膝關節的活動,也會因為每個人的日常活動及工作狀況不同,而造成膝關節不等程度的「退化」。

「內側摩擦症候群」的保守治療如何進行?有辦法根治嗎?
保守治療:主要是避免重複或長時間屈膝的動作或運動。

1.應避免的運動或動作:爬樓梯、爬山、騎腳踏車、蛙式游泳、蹲、跪、屈膝久坐等。
2.合適的運動:健走,自由式游泳或水中行走。

若經過保守治療仍無法改善症狀,或追蹤回診時發現有軟骨持續磨損現象,可評估是否適合接受「膝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去除關節內的有害因素以促進軟骨自然修復,期待膝關節能逐漸恢復健康。

「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與一般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鏡手術有何不同?
完全不同!「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與一般傳統的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關節鏡手術常被混為一談。其實,傳統的關節鏡手術對於治療「退化」性關節炎只是漫無目的做沖洗、清創、及骨鑽孔的動作,在各國際學會提出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指引之中,已明確的將其列入沒有積極療效的手術,反對它的執行!我們對這樣的看法也深表贊同。「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則是我們十幾年來,結合基礎研究,在了解病因之後,為了移除這些病因發展出來的創新手術觀念及方法。依每個膝關節的不同病情,執行以下各種單一術式的不同組合:關節鏡內側放鬆術(Arthroscopic Medial Release);關節鏡外側放鬆術(Arthroscopic Lateral Release);關節鏡半月軟骨部分切除術(Arthroscopic Partial Meniscectomy);關節鏡關節囊清除術(Arthroscopic Synovectomy);關節鏡游離骨移除術(Arthroscopic Loose Body Removal)以及關節鏡軟骨整形術(Arthroscopic Chondroplasty)。最終目的是清除所有不正常的摩擦以及發炎組織,並調整關節腔各部位的壓力,以提供軟骨最佳的代謝環境,促進其自然修復。

所有骨科醫師都有能力執行「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嗎?
骨科醫師要能成功的執行「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需具備三個條件:

1.要有執行關節鏡手術的能力,骨科分科日細,僅有部分受過運動醫學次專科訓練的骨科醫師有這能力,甚且,要在因「退化」而空間緊縮的關節腔執行手術,需要更精巧熟練的技術。

2.最好能安排實地觀摩,學習手術技巧,並累積三~五年的經驗,按圖索驥無法明瞭這項技術的精髓。

3.充分了解並認同「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新觀念,才能教導、領導醫療團隊,以共同的理念照護病患。這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困難的部份,如同說服虔誠的教徒改變信仰,對於已接受完整骨科專科訓練的醫師來說,愈是資深,愈困難。

那麼,如果醫師建議用關節鏡治療我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如何判斷他是否有能力執行「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呢?
只要讀者能了解本書對「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解析,聽聽醫師的解釋,問幾個相關問題,很容易就能判斷了。譬如:什麼是「內側摩擦症候群」?手術如何進行?是要處理?關節鏡手術有效嗎?軟骨能自我修復嗎?術後如何保健?…… 馬上就能得知這位醫師是否有「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認知。接著,可再進一步詢問:需要接受這種手術的病患多嗎?在您這邊平均一年有幾例?成功率如何?(本專業研習課程的認證標準是:有執行一百例的經驗,且追蹤超過一年後,有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病人是滿意的)

「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要住院多久?多久可下床正常行走?術後休息多久可以上班?
因為它是屬於微創手術,手術當天即可下床行走,術後,通常住院一~二個晚上就可回家了。傷口的癒合期是二~三個月,這段期間,需特別注意膝關節的保護及復健,若只是坐辦公室或在平地走動的輕鬆工作,休息一~二週即可上班,較粗重的工作則最好能休息三~六個月。此外,為了讓軟骨自然修復,一年內盡量避免跑跳、負重以及上下樓梯、騎腳踏車、蹲、跪等需重複屈膝的工作。

「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可以兩邊膝蓋同時一起開嗎?
雖有輕重之分,病患通常都是兩邊膝蓋同時有問題。因為它是微創手術,傷害小、復原快,並不影響行走,如果有症狀,建議兩邊可一起處理,不但能一次解決問題,也可減少重複麻醉的風險。

接受「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後,如何自我保健?
「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能否扭轉膝關節「退化」的自然病程,成功的「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有如園丁整理荒廢已久的庭園,只是第一步驟,接下來,終生的自我保健,才是膝關節能否逐漸恢復健康的重要因素。

如果了解術後的復原分成四個階段,就能把握自我保健的重點了:

1.手術~一個月:傷口癒合期
腫脹瘀青逐漸消退,除了傷口疼痛(與術前的感覺大不相同),會覺得膝關節比術前舒服許多,緊繃、酸痛等不適症狀明顯改善。
這個階段的自我保健原則是保護傷口以促其順利癒合,所以,以下的運動一定要循序漸進、和緩,以不傷害傷口為原則。
復健運動:直抬腿運動、抱膝運動、壓膝運動。
活動:平地行走,距離以不增加疼痛為原則。

2.一個月~三個月:疤痕形成期
癒合的傷口逐漸纖維化,2~3個月時最明顯,若自我保健的運動做的不確實,緊繃、酸痛等不適症狀似乎又回來了!不明就裡的病患會誤以為手術失敗而懊惱不已,其實,這是正常的過程。
這個階段的自我保健原則是加強肌力、避免疤痕過度纖維化。此時,傷口已完全癒合,以下的運動一定要忍痛確實執行。
復健運動:直抬腿運動、抱膝運動、壓膝運動。
活動:增加平地行走距離,可恢復輕鬆的工作,避免上下樓梯、負重、蹲、跪、屈膝久坐。

3.三個月~一年: 傷口穩定期、軟骨修復期
纖維組織(疤痕)逐漸軟化,除了傷口附近受影響的小神經引起的疼痛、刺激感,膝關節的整體舒適感慢慢增加。
這個階段的自我保健重點是加強肌耐力、保護正在自我修復的軟骨。
復健運動:直抬腿運動、抱膝運動、壓膝運動,局部按摩可減輕傷口的神經敏感度。
活動:增加平地行走距離,可恢復正常生活,為了保護正在自我修復的軟骨,仍應避免上下樓梯、負重、蹲、跪、屈膝久坐等動作。

4.一年之後:軟骨修復期、功能恢復期
由於膝關節內不利軟骨組織正常代謝的環境已經由「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完全改善,只要能持續注意保健,會逐年改善,走向健康之路!
復健運動:直抬腿運動、抱膝運動、壓膝運動,這三種簡單的保健運有如刷牙之於口腔保健,最好能終生執行。
活動:可視情況逐漸恢復正常的生活及休閒活動,重回健康的人生。

手術後可以撐多久才需要換人工關節?
「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的主要概念是藉由關節鏡將膝關節內部「整理」成適合軟骨自然修復的環境,期望因此而能扭轉關節繼續「退化」的病程,避免置換人工關節。當然,能否達到這個目標,除了成功的手術,病患本身術後的自我保健是同等重要的。原則上,只要能把握時機,在膝關節尚未「退化」至不可逆期(變形嚴重)之前接受手術,輔以術後的適當保健,走向健康之路應是可預期的!

因工作的關係要拖延半年至一年才手術,這樣可以嗎?
如果能確實執行所列的保守治療,可以有效的減緩軟骨破壞的速度。至於能拖延多久,與「退化」期數(嚴重度)、工作性質、居家環境、運動習慣息息相關,原則上,可以根據疼痛不適的程度來做判斷,如果保守治療無法讓症狀緩解,最好就不要再拖了!

尚未接受關節鏡手術,又擔心惡化該怎麼辦?需要定期追蹤嗎?多久追蹤一次?
最好半年能追蹤一次、一年能照一次X光,一方面可以讓醫護人員了解您的保守治療是否有正確執行,也可以藉X光檢查檢視軟骨狀況,適時建議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

X光檢查發現有惡化,但疼痛狀況時好時壞?自覺狀況並非很嚴重,需要做關節鏡手術嗎?
軟骨持續破壞不見得會有顯著的臨床症狀,X光檢查也只是間接的疾病進展指標,並無法完全呈現膝關節的內部狀況,若發現惡化,就應該慎重考慮接受手術了!

住院期間我可以自理,不要家人陪同嗎?居住遠處,距離醫院約兩個小時車程,手術後出院,我可以自己搭大眾交通工具回家嗎?
手術後兩三天(尤其是第一個夜晚),是傷口較為疼痛不適的階段,最好有家屬或看護陪同、協助行動,以避免跌倒之意外。這段期間,手術部位的自然腫脹會影響下肢循環,增加靜脈栓塞的可能性。若要長程坐車,最好選擇能把患肢抬高的交通工具,旅途中應有家人陪同,並注意多做踝關節運動,促進血液回流,以避免產生靜脈栓塞。

手術後可以直接到附近醫院或診所拆線或做後續追蹤嗎?
拆線是較簡單的處置,應該沒問題。至於後續追蹤,目前由於「膝關節促進方案」尚無法被多數專業醫師認同,若有需要,建議到已經過本中心訓練(待認證),或已認證的醫療院所追蹤,以免徒增困擾(如前所述,傳統觀念是反對以關節鏡治療這疾病的)。
詳細資料請參考本中心相關網站: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86

手術後需要注射玻尿酸或PRP嗎?
玻尿酸的相關資訊(詳見藥物治療),不建議使用。至於血小板濃縮製劑(PRP),其治療理論基礎如再生醫學(詳見再生醫學)所述。其實,在執行「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時,我們刻意縮短引流管置放時間,目的是讓內部傷口緩慢滲出的血液留存在膝關節內,幾天下來,前後會有一兩百c.c.的血液留存在關節腔,產生十~二十倍於PRP(只抽十c.c.血液)的療效。在術後一年的療效評估時,若有必要,再決定是否需要注射PRP。

已經做過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但術後膝關節疼痛及活動不良的情況仍無法獲得改善,可以再接受「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治療嗎?
全膝關節術後疼痛的發生率高達四十四%,嚴重與極度疼痛的也達十五%,而手術醫師常因不知原因而束手無策,事實上,根據我們的經驗,這些疼痛及不適感有很高比率是源自被忽略而未處理的「內側摩擦症候群」或是疤痕組織,可經由關節鏡得到診斷並予以清除,部分症狀可因此解除。

因為半月軟骨受傷,已做過關節鏡手術治療,術後伴隨關節炎與變形。這種情況是否可再接受「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評估與治療?
膝關節三個部位(內側、外側、前部)的「退化」,有不同原因,外傷導致的半月軟骨受損是外側「退化」的最常見原因,若任其持續惡化,最終可能會因嚴重變形(X型膝)及行動困難而需置換人工關節。如果您的狀況仍未到達末期(第五期),應可依循「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治療觀念得到改善!此外,我們也常碰到一些曾經接受關節鏡手術卻症狀加劇的病例,原因是:一般骨科醫師在執行關節鏡手術時,因不知而忽略「內側摩擦症候群」的存在而未加處理,術後反而會因疤痕組織形成而更嚴重。若是這種情形,可藉由接受「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評估與「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的治療得到改善。

「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適用於類風濕性膝關節炎嗎?
全方位的「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適用於所有類型的膝關節炎。偶而也會碰到「內側摩擦症候群」被誤認為是類風濕性膝關節炎而長期服藥的病例,施以「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可完全治癒。

「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任何一位醫師都能執行「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之治療?如何才能接受「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醫療評估?
已接受認證之「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以團隊運作方式全方位照顧有相關需求的病患,「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的整個療程,僅有手術的部分(「膝關節軟骨再生促進手術」)需由有經驗的骨科醫師執行。加入「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行列的非骨科醫師都具備相同的理念,可執行醫療評估及保守治療的部份。「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認證相關資訊,請參考以下連結:http://dl.tzuchi.com.tw/jointcenter/node/285

「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也適用於髖關節?肩關節?
每個關節都有不同的「退化」原因,「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是完全針對膝關節的。各個關節疼痛的原因很多、也不盡相同,建議還是要讓各領域專科醫師詳細檢查,先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Comments are closed.